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

beat365概况 集团简介 董事长致词 发展战略 荣誉资质 企业文化 集团产业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平台创新 国际创新 产品中心 智慧显示终端 电致变色玻璃 模拟芯片 5G非导新材料镀膜 超高清传媒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智能教育 智能金融 智能办公 智能医疗 智能交通 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 集团动态 媒体报道 商务合作 销售代理 产品直销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理念 人才培养
BEAT365

媒体报道

beat365|济公活佛4|欧瑞博站在全屋智能第三级

来源:BEAT365 发布时间:2023-08-10

  是早上逢著陽光打開的窗簾?是晚上回家時自動工作的燈光、空調?還是隨時吩咐做事的智能管家“賈維斯”?

  隨著智能科技的發展,智能音箱、智能門鎖、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窗簾等智能家居產品逐步走進人們的生活。智能家居產品的豐富,推動著全屋智能從科幻走向現實,將智能科技融入家居產品中的智能家居廠商們功不可沒。

  歐瑞博是智能家居企業之一,在官網上介紹自己是一家專注于全宅智能的科創企業。全屋智能本身是隨智能家居發展能到達的理想場景,是智能家居行業可預見的的未來。歐瑞博在定位上就瞄準全屋智能,足見其在智能家居領域的野心。

  不過,相較于華為、小米、百度等科技企業,美的濟公活佛4、海爾、格力等家電企業,以歐瑞博為代表的專門做全屋智能的企業,知名度並不高。

  1984年,美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棟將空調系統、電梯、防火防災等各子系統計算機相連的智能建築;1994年,比爾蓋茨將燈光、暖通、家電等集成在電腦系統中,建造出智能化豪宅。在這一階段,智能家居距離普通人很遙遠,存在于概念當中,引人向往。

  這一年,谷歌發布“Android@Home”軟件平台,讓電器用品“智慧化”;無線LAN(Wi-Fi)功能在智能手機和平板終端上逐步成為標配,且應用領域有向電視等AV產品、空調等白家電、車載設備乃至家庭電源插座等廣泛的領域拓展。

  王雄輝是歐瑞博的創始人,2010年開始創業,做中英文電腦主板診斷卡,據其透露,這款產品也掙了幾百萬。但沒過多久,王雄輝感覺個人電腦市場或許將要下行,于是組建了歐瑞博團隊,進軍智能家居行業。

  除了成立時間節點與智能家居行業進入發展窗口期吻合之外,歐瑞博在進軍智能家居行業的產品選擇上,也有一定的考量。

  歐瑞博將開關作為了切入智能家居行業的入口。開關這一產品使用頻次高、成本低、用量大,且相較于其他產品來說,智能開關的技術門檻較低。

  對于初創企業亦或是想進入新領域的企業來說,選擇技術門檻低且量大的產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先讓企業生存下去,再一點點做技術升級。射頻龍頭卓勝微進入射頻前端領域時,就選擇了技術門檻並不算太高的射頻開關和低噪放大器。華為的麒麟芯片,也是在做合約機走量的基礎上,慢慢迭代升級。

  隨著智能家居行業從注重單一“入口”向注重場景體驗發展,歐瑞博的智能開關也在逐步迭代,從單一控制走向場景控制,發展出帶屏智能語音開關MixPad系列,與手機beat365、智能音箱等產品爭搶智能家居入口。

  軟件中最重要的是底層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管理硬件與軟件資源的程序,需要處理物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控制輸入設備與輸出設備、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用戶需求進行分析等,操作系統可以說是物聯網時代的神經中樞。

  今年5月份,歐瑞博在年度戰略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原生智能物聯網操作系統HomeAI OS4.0。據王雄輝在發布會上的講解,歐瑞博研發團隊深挖安卓系統,重寫了500萬行代碼,對系統內核層、服務層以及應用架構做了全面優化和升級,是繼鴻蒙之後第二個脫離安卓生態的國產物聯網操作系統。

  從歐瑞博在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可以看出,歐瑞博有一定的戰略眼光。入局時間與智能家居行業開始發展時間吻合,選擇切入產品又恰到好處,有拿的出手的硬件,有自研的操作系統。

  2011年,智能家居雖然已經開始進入發展窗口期,但彼時的智能家居仍在發展初期。雖有谷歌、蘇寧等知名企業看到智能家居發展方向,並付出一定的行動(谷歌的Android@Home、蘇寧十年戰略規劃轉型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提供商),但整體來看行業存在感並不強。

  進軍智能家居行業的歐瑞博前期過的比較窘迫。直到2014年隨著智能手環等產品刮起一股智能硬件風潮beat365,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企業Nest,歐瑞博才獲得了首輪來自賽富亞洲的1000萬元投資。

  此後,歐瑞博頗受一級資本市場投資者喜愛。據天眼查APP顯示,截至目前歐瑞博一共有6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發科、聯想之星、恆大集團、紅星美凱龍等,不僅有投資機構,還有家居、地產企業。據公開信息顯示,騰訊也在歐瑞博的投資方當中。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歐瑞博前四大股東分別為王雄輝、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樾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美的置業)、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華恆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別為27.58%、12.15%、10%和9.53%。

  從歐瑞博的融資經歷及股權結構來看,地產方一直很看好歐瑞博。在新一輪融資之前,恆大曾一度以21.07%的持股比例佔據歐瑞博第二股東。

  2015年參與投資的虎童基金,就為歐瑞博帶來了花樣年的房產資源。2016年,花樣年與歐瑞博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智慧社區。

  後續引入美的置業、恆大集團、紅星美凱龍作為戰略投資方,歐瑞博也憑借這些投資方拿到不少地產資源。例如歐瑞博曾與美的置業在精裝修智慧地產項目、智慧社區、智慧物業等方面深度合作,幫助紅星美凱龍建成第一家智能生活體驗館。

  與地產企業的合作,幫助了歐瑞博開拓B端市場,使其能短時間內迅速擴大市場。根據歐瑞博官網顯示,歐瑞博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批量落地了320個智慧地產項目,合作客戶包含恆大、世茂beat365、佳兆業、碧桂園等幾十家知名地產公司。

  而且濟公活佛4,歐瑞博是做智能家居前裝市場,提供的是整個空間的解決方案,相較于C端單品智能硬件市場,歐瑞博單次利潤更高。比起單品提供的智能家居體驗,歐瑞博提供的智能家居場景體驗更加全面,這也給歐瑞博做全屋智能場景提供經驗。同時,相較于智能家居後裝市場,前裝市場不用考慮裝修、砸牆等問題。

  一方面,做B端生意的企業相較于做C端生意的企業,回款週期本身就長,現金流容易不健康,地產商項目更甚,歐瑞博現金流壓力極大。

  另一方面,近兩年地產行業進入寒冬期,很多地產廠商暴雷,恆大更是被曝負債1.97萬億,很多企業受地產廠商拖累。例如老板電器2021年計提7.1億元壞賬,其中,恆大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壞賬約為6.3億元,原因是公司部分精裝修業務客戶出現商業承兌匯票違約情況。

  據IDC預計,2022年中國全屋智能市場銷售額將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9%。且未來五年,中國全屋智能市場規模將在廠商競爭、方案標準化和技術演進的推動下不斷擴大,預計市場銷售額將以46.9%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快速增長。

  全屋智能作為智能家居行業的終極形態,滲透率更低。根據CSHIA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我國全屋智能家居落地套數約超過20-40萬套,2020年全屋智能落地戶數達到約30-50萬套beat365,僅佔新開發樓盤的1%。

  而市場的潛力是需要智能家居廠商共同去開發的。歐瑞博作為全屋智能垂直類廠商,在房地產行業進入寒冬期後,除了B端與房地產廠商合作的智能家居前裝市場外濟公活佛4,也面向C端用戶,將目光轉向智能家居後裝市場。

  不過濟公活佛4,歐瑞博的動作對于行業中的對手(華為、小米等科創企業以及海爾、美的等家電企業)來說,競爭力並不高。

  但是,歐瑞博似乎並沒有銷量高、有特色、令消費者印象深刻的產品。查詢電商平台可以發現,歐瑞博的產品銷量並不高。以天貓旗艦店銷量最高的智能電動窗簾為例,月銷量僅有100+,而小米天貓旗艦店的智能電動窗簾月銷量有1000+。

  同時,歐瑞博主打的面板、門鎖、開關、窗簾等產品智能附加值不高,不如智能手機、智能家電、智能音箱等產品吸引力強。

  然而,華為、小米在手機行業的競爭中就已經完成了線下渠道的布局濟公活佛4,智能家居產品在線下早已與手機產品融合,成為線下門店提升消費者粘性的利器。海爾、美的等傳統家電企業本身也有線下渠道的積累,布局線下承擔線下渠道轉型的成本即可。

  歐瑞博激進的線下渠道布局,沒有足夠的線下選址調研,租金、運營成本或會反過來拖累歐瑞博的發展。

  在生態方面,歐瑞博發布了加入Matter協議的HomeAI OS4.0操作系統。物聯網操作系統是為了連接更多的設備,這方面歐瑞博也不強。

  小米有自身的米家生態鏈,用統一的設計風格及種類豐富的產品吸引消費者,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beat365,小米在全球範圍內AIoT連接設備數達4.78億,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智能物聯網平台。

  華為在被制裁後掏出鴻蒙系統,得益于在手機行業取得的好成績,華為鴻蒙的號召力極強,鴻蒙系統一經公布就吸引了很多合作伙伴,甚至二級市場一度出現“鴻蒙概念股”。

  而海爾、美的等傳統家電企業,一邊憑借家電產品力加入華為濟公活佛4、小度、阿裡等生態圈,一邊自建生態,發布智能家居場景品牌。

  除了產品、渠道、生態之外,歐瑞博長期耕耘B端市場導致在C端市場中品牌知名度低,發展局限于“住”,未向通訊、出行等方面拓展,這些都是歐瑞博發展存在的局限性。

  在智能家居行業額,歐瑞博有著一定的戰略眼光,在與地產廠商的合作中做大,但受困于地產寒冬,轉型卻受困于知名度低,市場競爭力不足。

  智能家居行業明顯存在著馬太效應,購買使用者越多,生態體驗做的越好,市場份額越大。如今知名度、生態、產品、體驗等方面競爭力尚有不足的歐瑞博,能在智能家居行業走到何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